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巴尔曲德寺 所属分类:宗教 > 寺庙

巴尔曲德寺 | 在雅鲁藏布江畔,南依喜马拉雅山,气势雄伟,是林芝市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
 
简介
  公元1195年由索朗申格、索朗杰布二位活佛修建,原属噶举派,后由于宗教斗争改属格鲁派。文革中被毁。
1984年,该寺活佛洛桑多布吉集资重建。现存大部分建筑为重建建筑,主要包括佛殿、经堂、伙房、僧人住房等。佛殿中陈列有40余件珍贵文物。
 

画一般的寺庙

  巴尔曲德寺位于朗县朗镇的堆巴村,距离朗县县城18公里。在雅鲁藏布江北岸的一座象鼻般伸入江中的山壁上,离十三世的出生地冲康庄园不远。这是林芝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因为原来该寺所在的台地,很像一叠印经书的印版,故称“巴尔曲德”(意为“一叠印经版”)。因藏文“塔”的发音也接近于“曲德”,而现在这座寺庙在山壁上高耸如塔,故也有人理解为“台阶上的白塔”。准确的含义,应是“画一般的寺庙”。
 
  在格鲁派兴起之前,吐蕃王朝崩溃后,兴起了许多不同的教派。当时藏地的形式甚至比内地春秋战国时期还要乱,各教派不光在佛学上开门立派,往往还与各地政治势力合而为一,成为占有大量土地、牲畜、农牧民户的领主。而寺庙也不再只是供佛烧香之所,还逐渐演变成号令一方的“统治基地”,寺庙的规模慢慢扩大,样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然而,有时教派纷争,也必然要殃及这些“政治据点”,战火中寺庙被摧毁的现象,屡见不鲜。到明末清初,格鲁派兴起,因这一派戒律最严,僧人不得成家,必须住寺学法与修行,所以该寺庙从一开始就建得规模宏大,如一座大学城。也正因为有这种僧人众多的“大学城”作后盾,格鲁派在明末清初与噶玛噶举派的争斗中,虽屡遭打击,却挺立不倒,终于在1642年,取噶举派而代之,成为藏地统治教。
 
  巴尔曲德寺最初据说是一座噶举派寺庙,后因教派斗争,原寺被烧毁,迁到现址,改奉格鲁派。寺中原来有一尊观世音像,在大火中右臂被烧坏。传说就是这尊观世音像发话对寺中主管说:我要到大象鼻子上去!所谓“大象鼻子”,就是现在巴尔曲德寺所在的“温”山,山势如一座大象的头,余脉探入雅鲁藏布江,正似一条大象的鼻子。
 
  藏地寺庙,能够说清来龙去脉的,委实不多。即使有的寺庙留有藏文类似寺志的记载,也掺入不少神话传说,需要吹沙拂尘,才能得知大概。作为“林芝第一寺”,巴尔曲德寺的历史留存,应该算比较丰富了,但要完全还原历史真相,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战火风云、历史积淀中,巴尔曲德寺的前身“荣登寺”,至今仍有一片残垣断壁,孤零零立在雅江北岸高台上。从江对岸看过去,极为醒目—这绝不是在兵荒马乱的年头、远避灾祸的好地点。如果有军队从山南方向过来,第一个发现的攻击目标,就是这座显眼的寺庙。
 
  残寺所在的高台,远远望去,像极了一叠长条形的经书。或许这就是“巴尔曲德”一名的来历:“巴尔曲”的意思是“印经版”,“德”的意思是“群、集团”,故“巴尔曲德”可译为“经版群”或“一组印经版”。所以有人认为“巴尔曲德”的含义,就是“叠垒在一起的经书”。
  
  很有意思的是,同样的藏文名词,“巴尔曲德”也可理解为“画一般的寺庙”。因为“巴尔”意思可以是“印版”,也可指“画”或“照片”;“曲德”合在一起则是“寺庙”的意思。由于在藏语中,藏地最常见的“塔”,发音接近于“曲德”(写法不同),所以也有人认为“巴尔曲德”是“中间的塔”或“台阶上的塔”的意思—因为巴尔曲德寺是依山式建筑,佛殿顺山势而且,层层升高,仿佛是高耸入云的塔群。最为难得的是巴尔曲德有依山傍水的优势,与如画般的秀山丽水浑然一体,恍若佛经中所描绘的西天乐土。但是谁能想到,这如西天乐土般的古刹,居然叠垒了那么多藏地的沉痛历史。

  而如今,自1996年寺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来,寺庙定编数50人,现有僧人27名。重要文物有27尊佛像、38面唐卡,2007年该寺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主要传统宗教活动主要有“燃灯节”“巴尔耸筑节”。其中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巴尔耸筑节”,该活动每年藏历4月30日至5月3日举行一次,参加活动的信众除来自我县外还有的来自山南地区部分县及米林等县,每日约达2000余人,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的个体工商户及当地农牧民展销农畜产品,到了晚上农牧民自发组织跳锅庄舞,歌咏比赛的活动。这四天来说既是佛事活动,也是一项民间的物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也是当地农牧民群众一年中最热闹、开心的时刻。这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体现。
分享: